2024-09-13 科方新聞
血栓性疾病是人類健康的主要威脅,其發病率、致殘率和死亡率在所有疾病中均居高位,且呈上升趨勢。在存在高凝狀態或血栓形成傾向的基礎疾病和誘因時,凝血與抗凝血機制的失衡可導致血栓形成,進而引發血栓性疾病。
01 血栓性疾病的嚴峻現狀
約70%的血栓性疾病為靜脈血栓栓塞癥(VTE),VTE主要包括深靜脈血栓形成(DVT)和肺動脈栓塞(PE),DVT血栓脫落后進入肺循環阻斷肺循環的主干或分支,即有可能導致患者猝死!然而,約80%的DVT無顯著臨床癥狀,70%的致死性PE在死后才能被發現。
據研究顯示,我國總住院患者中 VTE 高危人群占比達45.2%,僅10.3%的VTE高危住院患者接受指南推薦的預防措施。血栓性疾病導致的死亡率一直占總疾病死亡人數的51%以上,遠超癌癥、傳染病等。
如何早期識別VTE高危人群,并進行針對性干預和治療具有重要意義!
02 六項血栓標志物
在血栓性疾病的病理生理學中,血管內皮功能障礙、凝血級聯反應的激活以及纖溶系統的調節失衡是關鍵因素。血栓六項作為“血管哨兵”,在臨床應用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它們通過監測血液中特定的生物標志物,為醫生提供了關于患者血管內皮、凝血和纖溶系統狀態的重要信息。
1.偵察哨兵:TAT
(血漿凝血酶-抗凝血酶Ⅲ復合物)
凝血系統啟動的標志物,升高反映高凝狀態,提示血栓形成風險高。
參考范圍:<4.2 ng /mL
在血栓性疾病的早期診斷中,TAT的升高可偵察到血液處于高凝狀態,
有助于及時發現潛在的血栓風險。此外,TAT水平的變化還能監測抗
凝治療的效果,指導臨床調整治療方案。
2.通信哨兵:PIC
(纖溶酶-α2纖溶酶抑制劑復合物)
纖溶系統啟動標志物,升高反映高纖溶狀態或纖溶亢進,提示血栓正在形成中。
參考范圍:<0.8 μg/mL
作為纖溶活性的關鍵指標,PIC的升高傳遞血栓形成風險增加的信號,同時傳遞早期DIC發生的信號。
因此,它在血栓性疾病的早期診斷和風險評估中具有重要作用。此外,PIC的測定也有助于監測溶栓
治療的效果,指導臨床治療決策。通過及時傳遞纖溶系統狀態的信息,PIC為醫生提供了寶貴的數據支持,以預防和治療血栓相關疾病。
3.邊界哨兵:TM
(血栓調節蛋白)
血管內皮系統損傷標志物,升高反映血管內皮損傷。
參考范圍:3.8-13.3 TU/mL
TM監測著血管內皮的完整性和功能狀態;內皮損傷或功能異常會激活凝血途徑,
促進血小板黏附和聚集,同時減少自然抗凝物質的產生,導致血液高凝狀態,
增加血栓形成的風險。因此,TM在監測炎癥性疾病、心血管疾病以及評估患者
對治療的反應中也發揮著重要作用。
4.情報分析哨兵:t-PAIC
(組織纖溶酶原激活物/纖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劑-1復合物)
纖溶系統進展及內皮損傷標志物,升高反映血管內皮損傷,且纖溶系統進展。
參考范圍:男性<17ng/mL,女性<10.5ng/mL
t-PAIC的測定有助于綜合識別血管內皮損傷和纖溶活性的異常,這對于早期診斷
和管理血栓性疾病至關重要。在溶栓治療中,t-PAIC水平的變化可以作為療效監測的指標,
指導臨床調整治療方案。此外,t-PAIC在評估心血管疾病風險、預測血栓形成和復發可能性
方面也具有重要價值,是血栓預防和治療策略制定的重要參考。
5.追蹤哨兵:D-Dimer
(D-二聚體)
是纖溶酶水解交聯纖維蛋白后產生的降解產物,其水平升高表明存在繼發性纖溶亢進。
參考范圍:<0.5 μg/mL
D-D升高直接反映了體內纖維蛋白的降解活動,類似于追蹤哨兵追蹤敵人動向。
在臨床中,D-D用于快速診斷血栓事件,排除非血栓性疾病,評估治療效果,并進行風險分層。
D-D為醫生提供了關鍵信息,以指導診斷、治療決策和預防策略的制定。
6.巡邏哨兵:FDP
(纖維蛋白(原)降解產物)
是纖溶酶水解纖維蛋白原和纖維蛋白產生降解產物的總稱,FDP主要反應機體整體的纖溶水平。
參考范圍:<5.0 μg/mL
FDP的測定可以為臨床醫生提供關于患者凝血和纖溶系統狀態的重要信息,幫助及時調整治療方案,
類似于巡邏哨兵在保障安全中的作用。尤其是在手術后、創傷、惡性腫瘤等高風險情況下評估血栓
形成的風險;早期診斷DIC,監測其病程進展;監測溶栓治療的效果,指導抗凝治療。
通過六項血栓標志物的監測和預警功能,幫助醫生及時發現血栓形成的早期跡象,從而采取預防和治療措施,減少血栓相關疾病的發生和發展。
03 血栓標志物的臨床應用
2020年《急性出血性凝血功能障礙診治專家共識》提出對于臨床情況復雜的患者,推薦使用新型血栓標志物做早期評估。
2022年《重癥患者凝血功能障礙標準化評估中國專家共識》推薦使用新型血栓標志物判斷重癥患者凝血功能障礙的類型及預后(推薦強度A,證據等級Ⅲ)。
臨床常見血栓標志物應用:
04 科方生物血栓標志物產品優勢

科方血栓標志物檢測與希森美康檢測結果比對圖
產品信息:
V919+新血栓標志物
參考文獻:
[1] 世衛組織《全球衛生估計》
[2] Goldhaber SZ et al. Am J Med. 982;73:822–826; 2. Sandler DA, et al. J Royal Soc Med. 1989;82:203–205
[3] Zhai Z, Kan Q, Li W, et al. VTE Risk Profiles and Prophylaxis in Medical and Surgical Inpatients: The Identification of Chinese Hospitalized Patients' Risk Profile for Venous Thromboembolism (DissolVE-2)-A Cross-sectional Study. Chest. 2019;155(1):114-122.
[4] 急性出血性凝血功能障礙診治專家共識組,邵勉,薛明明,等. 急性出血性凝血功能障礙診治專家共識[J]. 中華急診醫學雜志,2020,29(6):780-787.
[5] 宋景春,張偉,張磊,等.重癥患者凝血功能障礙標準化評估中國專家共識[J].解放軍醫學雜志, 2022(002):047.
